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,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06年清政府创立于南京的暨南学堂。学校历经多次迁址和更名,1927年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,1958年在广州重建,1978年复办。如今,暨南大学已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,涵盖文、史、哲、经、管、法、理、工、医、教育、艺术等11个学科门类。学校设有38个学院,60个系,107个本科专业,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41个,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26个,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3种。拥有1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。学校在多个学科领域具有优势,如生物学、生态学、生物医学工程等。暨南大学注重国际化办学,是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,致力于传播中华文化。学校拥有多个校区,包括石牌校区、番禺校区、华文校区、珠海校区和深圳校区,各校区环境优美,设施完善。 学校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,是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,也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。暨南大学以其悠久的历史、卓越的学术成就和国际化的视野,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。
【基本情况】
官全龙,教授,博士生导师,暨南大学广东智慧教育研究院副院长,研究领域为人工智能、数据安全领域,主要方向:机器学习、网络与数据安全、计算机视觉、多模态学习、智慧教育等。目前担任国内外期刊或会议:AAAI,IJCAI,CVPR,KDD,NeurlPS,WSDM,Neural Networks, IEEE Transactions on SMC,ITIE, KBS,TLT,ACM TOIS,TKDD,TMC等顶级期刊或会议审稿专家。
承担国家及省市等科研项目逾50项:国家自然科学基金:“多模态测练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学习推荐方法研究”、“教育智能体的安全与应用若干问题研究”、“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市场版权剽窃行为检测研究”,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:“农村地区教师教学能力智能评测与教学精准辅助技术研究”子课题,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:“多模态信息融合环境下的机器智能感知、自主规划与控制关键技术” ,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国际合作重点专项:“移动应用软件大数据的可信性分析关键技术研究”,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(战略新兴产业专项):“云环境下的数据安全保护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示范”,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:“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安全检测服务技术研究”等项目。承担建设粵港澳智慧教育联合重点实验室、粤澳先进智能计算联合实验室、广东省教育大数据服务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,获得22项国家知识产权发明专利,国际专利5项。在AAAI、IJCAI、WWW、ICCV、Information Fusion、ACM MM、Artificial Intelligence、RESS等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超50篇。获得IJCAI-2023杰出程序委员,5项省市科学技术二等奖,4项行业协会/学会科技奖。2020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:大数据场景下的安全防护与智能分析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,2017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一项:面向云安全的数据保护技术研究及应用,2009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一项:基于IPv6协议分析的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实践,2012年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:基于移动数据安全的信息保护关键技术研究,2012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:移动数据安全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。广东省计算机学会优秀论文奖。